混合 ESD 治疗巨大食管脂肪瘤 报道

时间:2023-02-20 02:07:44来源:中关村泛亚内镜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资料图)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该患者为47岁男性,因吞咽困难入院,Eckardt评分为6分。胸部CT显示食管中下段一处7cm长的低密度病变(图1),考虑诊断为食管脂肪瘤。由胸外科和内镜医生组成的多学科团队选择了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作为治疗方案。 图1胸部 CT 表现

按照常规的ESD手术流程进行标记、黏膜下注射、切开、剥离、创面处理等(图2)。因脂肪瘤体积过大,无法到达底部,且担心术后出血和穿孔,采用圈套器进行分片切除。切除后,因黏膜缺损较大,无法利用止血夹封闭,于是进行了内镜缝合以实现黏膜缺损的完全闭合。病理证实为脂肪瘤。术后第4周内镜随访显示手术部位愈合,仅有少量瘢痕形成(图3)。术后患者的Eckardt评分0分,吞咽困难完全消失。

图2脂肪瘤切除后的大体表现 图3随访时内镜下表现

食管黏膜下肿瘤在所有食管肿瘤中所占比例不到1%,其中食管脂肪瘤罕见,占所有消化道良性肿瘤的0.4%。目前外科手段治疗脂肪瘤的方法包括摘除、胸腔镜和腹腔镜技术。然而,外科手术常伴随着诸如吻合口瘘、感染、出血和住院时间长等不良事件。既往有研究报道了内镜下切除胃肠道脂肪瘤的有效结果,其复发率非常低。Yu 等人在随访的1~8年间,发现15例内镜下切除的大型脂肪瘤均无复发。最近的病例报告也描述了脂肪瘤在不完全切除后没有再生或症状复发。

来自美国圣路易斯大学的 Deshmukh A 等人利用混合ESD技术治疗巨大食管脂肪瘤的患者。研究者认为混合ESD作为一种微创内镜技术,可以替代传统手术切除食管脂肪瘤。

【据《VideoGIE》2021年9月报道】 题 :混合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成功切除巨大食管脂肪瘤(作者 Deshmukh A. 等) 来源:GI星域

扫码关注我们

中关村泛亚内镜

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关键词: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治疗方案

相关资讯
热门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