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优化布局:贵州国资监管企业主责主业进一步突出 环球快资讯

时间:2023-01-30 16:16:18来源:多彩贵州网

编者按: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实施以来,全省各级国资国企聚焦“三个明显成效”,全面发力、多点突破推动改革任务落实,让布局结构优起来、让企业机制活起来、让发展活力强起来。目前,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已圆满收官,多彩贵州网将梳理改革亮点举措和突出成效,于近期陆续推出系列报道。


【资料图】

2022年,贵州国资24户控股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4,596.6亿元,利润总额1,118.7亿元,应交税费总额814.9亿元,劳动生产总值2,120.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2.5%、18.2%、18.6%、17.5%。

经营业绩是衡量企业改革发展成果的试金石。取得这一成绩,无疑是改革在我省高质量发展中的“主引擎”作用日益凸显的最好证明。而企业战略性重组动作频出,专业化整合好戏连台,则是贵州国资国企迈向新征程的关键一步。

2018年,贵州省以原部分省属国有企业为基础,新组建了盘江煤电、乌江能源、磷化集团等8个集团公司。在此基础上,2022年贵州国资委继续将战略重组作为重要抓手,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进,一批主责主业更加聚焦、业务结构更加清晰、核心能力更加突出的优势企业相继涌现。

2022年7月,习酒集团正式挂牌运营,推动白酒产业实现集群式发展,壮大贵州酱香酒品牌舰队,打响了本轮重组整合第一枪;8月底,贵州民航产业集团和建投集团组建获省政府审议通过,民航产业集团拟整合机场集团和航投集团,推动贵州省民航规模化、产业化、专业化发展,促进枢纽机场、支线机场和航空公司运营等专业核心业务更加突出;建投集团拟整合贵州省属国有建筑设计等优质资产,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综合性城乡建投集团,服务“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强省会”建设……

改革三年行动以来,贵州国资委聚焦省内支柱产业,出台一系列的重磅措施,推动同类产业专业化整合和产业转型升级,全力打造传统白酒产业、综合性城乡建投、民航事业等领域尖兵。

结合自身优势定位,贵州大数据、新能源材料等新兴产业的布局力度也在不断加大。2022年1月,贵阳大数据交易所获得国家OID注册中心正式授权,成为全国首个数据要素登记OID行业节点。贵阳大数据交易所是贵州省促进数据资源合法合规开发利用、充分挖掘数据的社会经济价值、探索数据要素资源化资产化资本化的重要路径。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以来,云上贵州公司高效完成对贵阳大数据交易所公司投资重整工作,通过数据交易流通模式和技术创新不断优化贵州省数据流通交易平台的运营,形成了全国首套数据交易规则体系,打造了数据流通交易中介生态体系,深耕场景应用构建了安全可控、全程可追溯的专项数据生态产业集群。2022年,该平台交易额年度交易额突破3.6亿元。

新能源产业也是贵州重点布局的重点新兴产业。2021年底,磷化集团与宁德时代新能源公司共同出资设立贵州时代矿业公司,并与宁德贵州新能源、黔晟国资和贵州金控组建磷化新能源公司,打造全国最大、最具竞争力的磷系新能源电池材料前驱体及氟系电解质生产供应商,并以此吸引产业链下游企业落户贵州,形成了贵州完整的新能源材料产业聚群区。

与此同时,随着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贵州国资委紧抓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强化科技创新政策支持,推动监管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大幅提升,支撑重点产业健康快速发展。截至2022年,贵州国资委监管企业全口径研发投入费用达47.53亿元,比2021年提高124.55%。贵州国资监管企业国家级创新平台达到18个、省级创新平台达到94个,累计申报专利11215件。贵绳集团主导起草国际标准2项,其中我国钢丝绳行业主导修订的第一个国际标准ISO2408:2017《钢丝绳——要求》已正式出版发行;磷化集团核心产品湿法净化磷酸入选国家第三批“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名录”,并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全球首创磷矿伴生氟碘硅资源回收利用并实现商业化运营,无水氟化氢进入国家第六批“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名录”。

有进有退,轻装上阵。在做好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进”的文章的同时,贵州国资委加大对监管企业非主营业务和低效无效资产的清理力度,成立业务专班开展,按照“统一谋划、突出重点、分类推进、注重实效”要求开展专项清理。截至目前,146户纳入治理范围或清单的企业已全面完成清退处置。

记者:石琳婕

关键词: 科技创新 建投集团 国际标准

相关资讯
热门频道